按照朝廷的要求,戚继光大约有一年的时间上课、写兵书、训练。等援倭之战胜利结束,就该带领学生去跟朱雀国碰一碰了。

  只要能带出足够多的新的优秀世袭军官,那么戚继光也就能够安全落地。

  如果带不出来新人,那难免朝廷就要怀疑戚继光藏私了。

  而现在整个讲武大学堂还有两个驻点的太监,一队昆仑巡视。

  戚继光除了认真教学外,可不敢打击这些年轻人建功立业的雄心。随着援倭公债的涨价,这股情绪愈发高涨起来。

  ----------------

  隆庆二年,天底下最忙的还是首辅高拱。

  高府门前,一队一队的人络绎不绝地投递拜帖。

  门子翻了翻,把大多数都扔了出去,只收了极少数拜帖。

  新年开朝才一旬,倭国那边李如松与谭纶两个组合才正式进入石见银矿驻地,进一步的信息还没有传回来。

  对于内阁而言,有一个好消息,和一个坏消息。

  好消息是辽东开发开始显示回报,黑麦等作物已经能够大面积推广,辽东能够养人之后,辽东的人参更充分地挖掘出来。人参这玩意虽然值钱,但都觉得是极其稀少的。

  没想到现在高允升开发的人参采集,如果敞开了干活,一年能够采集几十万斤不止。这要换成白银太吓人了。

  幸好原先的土蛮汗被挤兑到远走东洲。要是土蛮汗发行可以走私人参换钱,可想而知,辽东局势怕是难以想象。

  高拱在府里看到自己这个远房侄子的汇报,心里真的是高兴不少。

  高拱目前除了凭借隆庆的偏爱,其余的底气并不多。而高允升还真的是给自己挣了面子。

  现在辽东有粮食,有钱财,那么辽东的驻防与编户齐民就完全可以推进起来。

  高拱的脑子还是清醒的,接下来辽东就该进一步推广黑麦等抗旱作物了,有了这些,才能压缩辽东草场的空间,辽东不能自由放牧,自由养马,那么也就不能真正产生什么威胁了。

  很明显大明两京一十三省真的就要变成两京一十五省,甚至一十六省都有可能,这可真的是破天功劳。

  坏消息,那自然是真的坏,西北纺织业在去年一年高歌猛进后,终于迎来了转折。

  破产的牧民、织工、作坊主居然迅速地结合起来闹事,逼得西北李成梁明明已经关注西域了,也都抽调兵力回到河套一带缴费平乱。

  造反就造反吧,西北这次居然结合了曾经的蒙古白莲教来了个大杂烩,还模仿北宋方腊造反提出了“是法平等,无有高下”的口号。

  很明显,高拱脸色有些铁青。

  因为去年秋季,破产潮到来之际,高拱为了保护衙门财政,公开下了批示,朝廷的投入必须得到回收。

  西北搞羊毛纺织,遇到了缺水与水质不行这两大硬伤。

  但高拱可没发先知先觉,想当然地推进一年后,下面这帮人也明白零星来几家还行,一旦想要大规模开展,甚至借机与江南打擂台,那实在是想太多了。

  西北在付出了大量的水源后依然不行。

  意识到不行,一些聪明人就开始撤资了。而那些跑路慢的,真的相信朝廷会大力扶持西北羊毛纺织业的,是真的很惨。还有那些贷款扩大规模养羊的牧民。

  当内阁的止损批示下来以后,所有官方参半的都得先拍卖商品、房产、土地先行赔付朝廷的投入,如果还不够,就该供应商挨刀了。下游经销商居然压价采购,占朝廷便宜,不查抄你查抄谁?上游的牧民一看就是心怀不轨,还故意供应劣质羊毛,早就该查抄处理了。

  这一顿操作下来,可想而知,河套连同整个西北有多惨淡。

  而且河套这地方还没恢复种植,原本是羊毛纺织挣钱后买粮的,现在直接变得又缺钱又缺粮。

  就连三娘子这么一个带头纺织致富的正面形象也开始受到攻击。三娘子现在就龟缩在顺义王王府,现在已经不仅没有过去的蒙古牧民或者贵族愿意过来接洽三娘子,王府外还围着一群要账的牧民呢。

  “不就是亏点钱吗?一帮子蛮夷,如此没有大局观”高拱在回味自己的政令时依然没有明白为什么能闹出这么大的乱子。

  ? ?多谢多谢书友江船星雨十年灯的推荐票

  ? (本章完)

  《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》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全本小说网小说网更新,站内无任何广告,还请大家收藏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
为更好的阅读体验,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,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, 转码声明
天天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,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最新章节,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 天天小说网!
可以使用回车、←→快捷键阅读
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,与本站立场无关
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,请发邮件至,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。
Copyright©2018 天天小说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