牛玉圃看着牛浦狼狈地跌入水中,模样十分难堪,便吩咐小厮叫了顶轿子,先将他送回住处。牛浦回到下处后,满心都是气,噘着嘴坐在那里生闷气。过了好一会儿,才找来一双干爽的鞋袜换上。道士过来询问他是否吃过饭,他碍于面子,不好说没吃,只能硬着头皮说吃过了,实际上却饿了整整半天。
牛玉圃在万家赴宴喝酒,直到深夜一更天左右才回来。一上楼,他就把牛浦数落了一顿,牛浦自知理亏,不敢回嘴,两人各自休息,一夜无话。第二天一整天,倒也平安无事。
到了第三天,万家又派人来请牛玉圃赴宴。临行前,牛玉圃嘱咐牛浦看好住处,自己坐着轿子去了。牛浦和道士一起吃过早饭,道士说:“我要到旧城里木兰院的一个师兄那里串串门,牛相公,你就在家里坐着吧。”牛浦觉得在家无聊,说道:“我在家也没事,不如跟你一起去玩玩。”于是,他锁好门,跟着道士一同进了旧城,在一家茶馆里坐下。
茶馆伙计端上一壶干烘茶,一碟透糖,一碟梅豆。两人喝着茶,道士好奇地问道:“牛相公,你这位叔祖和你是近亲吗?之前他一直在这里,却没见你来过。”牛浦信口胡诌道:“是路上偶然遇到,聊起来才认的本家。我之前一直在安东县董老爷衙门里,那董老爷特别好客!记得我刚到他那儿,帖子送进去,他立刻派两个差人出来请我上轿。我当时骑的是驴,本想下驴步行,差人却不答应,两人牵着驴头,一路带我往里走。走到暖阁上,地板被踩得‘格登格登’直响。董老爷早就打开宅门,亲自出来迎接,拉着我的手一起进去,留我住了二十多天。我要告辞时,他送了我十七两四钱五分细丝银子,还把我送到大堂上,看着我骑上驴,对我说:‘你此去要是得意,那便罢了;若不如意,就再来找我。’这样的贵人真是少见,我以后还想再去投奔他。”道士感叹道:“这位老爷确实难得。”
牛浦又问:“我家东家万雪斋老爷,他是什么出身?以后有机会做官吗?”道士嗤笑一声,说道:“万家,也只有你叔祖敬重他罢了!要说做官,只怕满天下的纱帽乱飞,就算飞到他头上,也有人会一把抢了去!”牛浦十分不解:“这就奇怪了,他又不是乐户、优伶、衙役、奴仆,怎么会有人抢他的官帽?”道士压低声音说:“你不知道他的出身吧?我告诉你,但你可千万别外传。万家从小是我们河下万有旗程家的书僮,从小跟着在书房陪读。他的主子程明卿见他机灵,等他十八九岁时,就让他做小司客。”牛浦追问:“什么是小司客?”
道士解释道:“我们这儿的盐商,要是委托朋友在盐运司办事,帮忙应酬官员、拜访客人,每年给几百两银子作为报酬,这叫‘大司客’;要是盐运司有些琐碎小事,派个下人去打听、处理,就叫‘小司客’。他做小司客时,办事特别利落,每年能攒下几两银子,先是做点小生意,后来就开始经营盐窝子。没想到他运气好,那几年盐窝子价格暴涨,他一下子赚了四五万两银子,就赎了身,买了现在的房子,自己做起盐商。生意越做越好,如今已经身家十几万两银子了。原来的主子万有旗程家做生意折了本,回徽州老家了,所以现在才没人说起他的出身。去年万家娶媳妇,女方是个翰林的女儿,万家花了几千两银子把人娶进门。迎亲那天吹吹打打,执事灯笼摆了半条街,热闹极了!到了第三天,亲家要来上门回拜,家里唱戏摆酒,没想到他以前的主子程明卿大早上坐着轿子就来了,往厅房里一坐。万家出来后,不由自主地就跪了下去,作了好几个揖,当场兑了一万两银子,才把事情平息,没在亲家面前丢脸。”
正说着,木兰院里出来两个道士,约牛浦身边的道士去吃素斋,道士便向牛浦告辞离开了。牛浦自己又喝了几杯茶,才走回住处。进了子午宫,看见牛玉圃已经回来,坐在楼底下,桌上放着几封沉甸甸的大银子,楼门还锁着。牛玉圃见牛浦回来,让他赶紧打开楼门,把银子搬上楼,还埋怨道:“我让你守着住处,你怎么跑到街上去瞎逛!”牛浦面不改色地胡编:“刚才我站在门口,遇到我们县的李二公路过,他看见我就下了轿子,说‘好久不见’,非要拉我到船上聊聊,所以耽误了一会儿。”牛玉圃一听他结交了官员,就不再责怪,还好奇地问:“你这位李二公姓什么?”牛浦说:“姓李,是北直隶人。这位李二公也听说过叔公您呢。”牛玉圃得意地说:“在官场上,自然会有人听闻我的名声。”牛浦又说:“他说也认识万雪斋先生。”牛玉圃点点头:“雪斋也是交游广阔,朋友遍天下。”说着,他指着桌上的银子:“这是雪斋家送来的。他第七房夫人病了,医生说是寒症,药方里要用雪虾蟆入药,在扬州出几百两银子都买不到,听说苏州或许能找到。他拿三百两银子托我去买,我没时间,就把你举荐了,你走一趟,说不定还能赚几两银子。”牛浦不敢推辞,只好应下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喜欢古典白话合集请大家收藏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
牛玉圃在万家赴宴喝酒,直到深夜一更天左右才回来。一上楼,他就把牛浦数落了一顿,牛浦自知理亏,不敢回嘴,两人各自休息,一夜无话。第二天一整天,倒也平安无事。
到了第三天,万家又派人来请牛玉圃赴宴。临行前,牛玉圃嘱咐牛浦看好住处,自己坐着轿子去了。牛浦和道士一起吃过早饭,道士说:“我要到旧城里木兰院的一个师兄那里串串门,牛相公,你就在家里坐着吧。”牛浦觉得在家无聊,说道:“我在家也没事,不如跟你一起去玩玩。”于是,他锁好门,跟着道士一同进了旧城,在一家茶馆里坐下。
茶馆伙计端上一壶干烘茶,一碟透糖,一碟梅豆。两人喝着茶,道士好奇地问道:“牛相公,你这位叔祖和你是近亲吗?之前他一直在这里,却没见你来过。”牛浦信口胡诌道:“是路上偶然遇到,聊起来才认的本家。我之前一直在安东县董老爷衙门里,那董老爷特别好客!记得我刚到他那儿,帖子送进去,他立刻派两个差人出来请我上轿。我当时骑的是驴,本想下驴步行,差人却不答应,两人牵着驴头,一路带我往里走。走到暖阁上,地板被踩得‘格登格登’直响。董老爷早就打开宅门,亲自出来迎接,拉着我的手一起进去,留我住了二十多天。我要告辞时,他送了我十七两四钱五分细丝银子,还把我送到大堂上,看着我骑上驴,对我说:‘你此去要是得意,那便罢了;若不如意,就再来找我。’这样的贵人真是少见,我以后还想再去投奔他。”道士感叹道:“这位老爷确实难得。”
牛浦又问:“我家东家万雪斋老爷,他是什么出身?以后有机会做官吗?”道士嗤笑一声,说道:“万家,也只有你叔祖敬重他罢了!要说做官,只怕满天下的纱帽乱飞,就算飞到他头上,也有人会一把抢了去!”牛浦十分不解:“这就奇怪了,他又不是乐户、优伶、衙役、奴仆,怎么会有人抢他的官帽?”道士压低声音说:“你不知道他的出身吧?我告诉你,但你可千万别外传。万家从小是我们河下万有旗程家的书僮,从小跟着在书房陪读。他的主子程明卿见他机灵,等他十八九岁时,就让他做小司客。”牛浦追问:“什么是小司客?”
道士解释道:“我们这儿的盐商,要是委托朋友在盐运司办事,帮忙应酬官员、拜访客人,每年给几百两银子作为报酬,这叫‘大司客’;要是盐运司有些琐碎小事,派个下人去打听、处理,就叫‘小司客’。他做小司客时,办事特别利落,每年能攒下几两银子,先是做点小生意,后来就开始经营盐窝子。没想到他运气好,那几年盐窝子价格暴涨,他一下子赚了四五万两银子,就赎了身,买了现在的房子,自己做起盐商。生意越做越好,如今已经身家十几万两银子了。原来的主子万有旗程家做生意折了本,回徽州老家了,所以现在才没人说起他的出身。去年万家娶媳妇,女方是个翰林的女儿,万家花了几千两银子把人娶进门。迎亲那天吹吹打打,执事灯笼摆了半条街,热闹极了!到了第三天,亲家要来上门回拜,家里唱戏摆酒,没想到他以前的主子程明卿大早上坐着轿子就来了,往厅房里一坐。万家出来后,不由自主地就跪了下去,作了好几个揖,当场兑了一万两银子,才把事情平息,没在亲家面前丢脸。”
正说着,木兰院里出来两个道士,约牛浦身边的道士去吃素斋,道士便向牛浦告辞离开了。牛浦自己又喝了几杯茶,才走回住处。进了子午宫,看见牛玉圃已经回来,坐在楼底下,桌上放着几封沉甸甸的大银子,楼门还锁着。牛玉圃见牛浦回来,让他赶紧打开楼门,把银子搬上楼,还埋怨道:“我让你守着住处,你怎么跑到街上去瞎逛!”牛浦面不改色地胡编:“刚才我站在门口,遇到我们县的李二公路过,他看见我就下了轿子,说‘好久不见’,非要拉我到船上聊聊,所以耽误了一会儿。”牛玉圃一听他结交了官员,就不再责怪,还好奇地问:“你这位李二公姓什么?”牛浦说:“姓李,是北直隶人。这位李二公也听说过叔公您呢。”牛玉圃得意地说:“在官场上,自然会有人听闻我的名声。”牛浦又说:“他说也认识万雪斋先生。”牛玉圃点点头:“雪斋也是交游广阔,朋友遍天下。”说着,他指着桌上的银子:“这是雪斋家送来的。他第七房夫人病了,医生说是寒症,药方里要用雪虾蟆入药,在扬州出几百两银子都买不到,听说苏州或许能找到。他拿三百两银子托我去买,我没时间,就把你举荐了,你走一趟,说不定还能赚几两银子。”牛浦不敢推辞,只好应下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喜欢古典白话合集请大家收藏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
为更好的阅读体验,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,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, 转码声明。
天天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古典白话合集,古典白话合集最新章节,古典白话合集 天天小说网!
天天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古典白话合集,古典白话合集最新章节,古典白话合集 天天小说网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