宝炬在位十七年,病死在乾安殿,年仅四十五岁。
太子元钦继位,尊父亲为文皇帝,母亲乙弗氏为文皇后,合葬于永陵。
新君登基,本该万象更新,可元钦的日子并不好过。
他虽然改元,却连年号都不敢立,只因朝中大权早已落入宇文泰之手。
为了稳固地位,他册封宇文泰的女儿为皇后,可这不过是权宜之计。
一天,尚书元烈悄悄找到元钦,低声道:“陛下,宇文泰专权跋扈,若不除之,后患无穷!”
元钦眉头紧皱:“朕何尝不想?
可他党羽众多,如何下手?”
元烈咬牙道:“臣愿联络宗室,共谋大事!”
元钦犹豫片刻,终于点头:“好,务必谨慎。”
可惜,计划还未实施,消息便泄露了。
宇文泰冷笑一声,当即下令处死元烈。
消息传来,元钦又惊又怒,却无可奈何。
临淮王元育和广平王元赞得知后,急忙入宫劝阻。
元育苦口婆心:“陛下,宇文氏根基深厚,贸然动手,只会引火烧身啊!”
元钦拍案而起:“难道朕要一辈子做他的傀儡?”
元赞跪下恳求:“陛下三思!
如今朝中兵权尽在宇文氏手中,若轻举妄动,后果不堪设想!”
元钦冷哼一声:“朕自有分寸!”
两位宗室王爷泪流满面,再三劝谏,可元钦根本听不进去。
宇文泰得知皇帝仍有异心,心中暗怒。
他的儿子们尚且年幼,侄子章武公宇文导、中山公宇文护又在外镇守,于是他便倚重几位女婿——清河公李基、义成公李晖、常山公于翼,让他们统领禁军,牢牢掌控京城。
元钦不甘心,只能与几个亲信大臣暗中商议对策。
可他们势单力薄,计划尚未成形,又被宇文泰的眼线探知。
这一日,宇文泰终于不再忍耐。
他带兵入宫,冷冷道:“陛下昏聩无道,不堪为君!”
元钦大惊:“宇文泰!你想造反?”
宇文泰冷笑:“臣不敢,只是请陛下退位。”
说罢,他下令废黜元钦,将其流放至雍州,改立元钦的弟弟齐王元廓为帝。
不仅如此,他还逼迫元廓恢复旧姓——拓跋。
更让人吃惊的是,宇文泰开始重新分配权力。
北魏刚建立时,曾有三十六国、九十九大姓的贵族,但如今大多没落了。
于是,他就把立下大功的将领封为新的“三十六国”,功劳稍次的封为“九十九姓”,甚至连普通士兵都要改姓,跟随主将的姓氏。
朝廷上下都炸开了锅,有人实在忍不住,直接问他:“宇文大人,您搞这一出,到底是什么意思?”
过了三月,宇文泰密派心腹,带着毒酒前往雍州。
那使者冷着脸,将酒杯推到废帝元钦面前:“请用。”
元钦盯着杯中酒,惨然一笑:“宇文泰终究容不下我。”
他仰头一饮而尽,不多时便毒发身亡。
史家称他为“废帝”。
消息传到后院,元钦的皇后宇文氏静坐良久,忽然对侍女道:“取酒来。”
侍女大惊:“娘娘,您这是……”
宇文氏神色平静:“陛下已去,我岂能独活?”
她自幼聪慧,风姿出众。
小时候,她常在座旁摆放《列女图》,立志效仿贞烈女子。
宇文泰见了,曾对人感叹:“每次见到这丫头,都让我欣慰。”
后来她嫁给元钦,夫妻恩爱。
元钦登基后,不纳嫔妃,只与她相守。
朝臣私下议论:“陛下专宠一人,不合礼制。”
元钦却笑道:“有她在,朕心足矣。”
如今,元钦被废,她毫不犹豫跟随。
流放路上,她寸步不离。
此刻,她端起毒酒,毫不犹豫地饮下。
侍女哭喊:“娘娘何必如此!”
她微微一笑:“生同室,死同穴,我心甘情愿。”
毒发之际,她恍惚看见元钦向她伸手。
她含笑闭目,魂魄相随,仍作地下鸳鸯去了。
宇文泰杀了旧主,又逼着淮安王元育上表,请求按照古制,把西魏宗室诸王的爵位都降为公爵。
这一招够狠,明摆着是要削弱拓跋氏的势力,壮大自己的权力。
西魏的江山,眼看就要改姓宇文了。
不过,宇文泰虽然毒死了皇帝,改立新君,却迟迟没有自己称帝。
朝野上下都猜他早晚要篡位,可他却按兵不动,照常处理政务。
有人说,他这是在学曹操,表面恭顺,暗地里谋划大事。
宇文泰一边巩固自己的权力,一边盯着南边的梁朝。
他派侍中宇文仁恕出使江陵,名义上是友好访问,实际上是想探探梁国的底细。
仁恕到了江陵,正巧北齐的使者也来了。
梁主萧绎接待仁恕时,态度冷淡,远不如对齐使热情。
仁恕回去后,把这事告诉了宇文泰。
宇文泰听完,冷笑一声:“萧绎这么怠慢你,肯定是心里有鬼,怕我们看穿他的底细。”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喜欢南北朝风云:世事百态请大家收藏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
太子元钦继位,尊父亲为文皇帝,母亲乙弗氏为文皇后,合葬于永陵。
新君登基,本该万象更新,可元钦的日子并不好过。
他虽然改元,却连年号都不敢立,只因朝中大权早已落入宇文泰之手。
为了稳固地位,他册封宇文泰的女儿为皇后,可这不过是权宜之计。
一天,尚书元烈悄悄找到元钦,低声道:“陛下,宇文泰专权跋扈,若不除之,后患无穷!”
元钦眉头紧皱:“朕何尝不想?
可他党羽众多,如何下手?”
元烈咬牙道:“臣愿联络宗室,共谋大事!”
元钦犹豫片刻,终于点头:“好,务必谨慎。”
可惜,计划还未实施,消息便泄露了。
宇文泰冷笑一声,当即下令处死元烈。
消息传来,元钦又惊又怒,却无可奈何。
临淮王元育和广平王元赞得知后,急忙入宫劝阻。
元育苦口婆心:“陛下,宇文氏根基深厚,贸然动手,只会引火烧身啊!”
元钦拍案而起:“难道朕要一辈子做他的傀儡?”
元赞跪下恳求:“陛下三思!
如今朝中兵权尽在宇文氏手中,若轻举妄动,后果不堪设想!”
元钦冷哼一声:“朕自有分寸!”
两位宗室王爷泪流满面,再三劝谏,可元钦根本听不进去。
宇文泰得知皇帝仍有异心,心中暗怒。
他的儿子们尚且年幼,侄子章武公宇文导、中山公宇文护又在外镇守,于是他便倚重几位女婿——清河公李基、义成公李晖、常山公于翼,让他们统领禁军,牢牢掌控京城。
元钦不甘心,只能与几个亲信大臣暗中商议对策。
可他们势单力薄,计划尚未成形,又被宇文泰的眼线探知。
这一日,宇文泰终于不再忍耐。
他带兵入宫,冷冷道:“陛下昏聩无道,不堪为君!”
元钦大惊:“宇文泰!你想造反?”
宇文泰冷笑:“臣不敢,只是请陛下退位。”
说罢,他下令废黜元钦,将其流放至雍州,改立元钦的弟弟齐王元廓为帝。
不仅如此,他还逼迫元廓恢复旧姓——拓跋。
更让人吃惊的是,宇文泰开始重新分配权力。
北魏刚建立时,曾有三十六国、九十九大姓的贵族,但如今大多没落了。
于是,他就把立下大功的将领封为新的“三十六国”,功劳稍次的封为“九十九姓”,甚至连普通士兵都要改姓,跟随主将的姓氏。
朝廷上下都炸开了锅,有人实在忍不住,直接问他:“宇文大人,您搞这一出,到底是什么意思?”
过了三月,宇文泰密派心腹,带着毒酒前往雍州。
那使者冷着脸,将酒杯推到废帝元钦面前:“请用。”
元钦盯着杯中酒,惨然一笑:“宇文泰终究容不下我。”
他仰头一饮而尽,不多时便毒发身亡。
史家称他为“废帝”。
消息传到后院,元钦的皇后宇文氏静坐良久,忽然对侍女道:“取酒来。”
侍女大惊:“娘娘,您这是……”
宇文氏神色平静:“陛下已去,我岂能独活?”
她自幼聪慧,风姿出众。
小时候,她常在座旁摆放《列女图》,立志效仿贞烈女子。
宇文泰见了,曾对人感叹:“每次见到这丫头,都让我欣慰。”
后来她嫁给元钦,夫妻恩爱。
元钦登基后,不纳嫔妃,只与她相守。
朝臣私下议论:“陛下专宠一人,不合礼制。”
元钦却笑道:“有她在,朕心足矣。”
如今,元钦被废,她毫不犹豫跟随。
流放路上,她寸步不离。
此刻,她端起毒酒,毫不犹豫地饮下。
侍女哭喊:“娘娘何必如此!”
她微微一笑:“生同室,死同穴,我心甘情愿。”
毒发之际,她恍惚看见元钦向她伸手。
她含笑闭目,魂魄相随,仍作地下鸳鸯去了。
宇文泰杀了旧主,又逼着淮安王元育上表,请求按照古制,把西魏宗室诸王的爵位都降为公爵。
这一招够狠,明摆着是要削弱拓跋氏的势力,壮大自己的权力。
西魏的江山,眼看就要改姓宇文了。
不过,宇文泰虽然毒死了皇帝,改立新君,却迟迟没有自己称帝。
朝野上下都猜他早晚要篡位,可他却按兵不动,照常处理政务。
有人说,他这是在学曹操,表面恭顺,暗地里谋划大事。
宇文泰一边巩固自己的权力,一边盯着南边的梁朝。
他派侍中宇文仁恕出使江陵,名义上是友好访问,实际上是想探探梁国的底细。
仁恕到了江陵,正巧北齐的使者也来了。
梁主萧绎接待仁恕时,态度冷淡,远不如对齐使热情。
仁恕回去后,把这事告诉了宇文泰。
宇文泰听完,冷笑一声:“萧绎这么怠慢你,肯定是心里有鬼,怕我们看穿他的底细。”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喜欢南北朝风云:世事百态请大家收藏本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
为更好的阅读体验,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,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, 转码声明。
天天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南北朝风云:世事百态,南北朝风云:世事百态最新章节,南北朝风云:世事百态 天天小说网!
天天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南北朝风云:世事百态,南北朝风云:世事百态最新章节,南北朝风云:世事百态 天天小说网!